小壶天坊位于齐云山小壶天退思岩石室前,未列入明鲁点《齐云山志》坊表中。建于明代中期。为红色砂岩筑成如壶形的门坊,高约2.5米,上镌"小壶天"三字,上款“养素汪立仁题”,下款:“岁次己丑年孟秋日,裔孙戴岩重造”。穿过小壶天坊葫芦形门户,为一狭长的石窟,长20米,宽3.3米,高2.5米,上仰崖壁,下俯深涧,险绝处用石栏加固。窟内有一线泉,甘冽清甜,四时不涸,称之"元液"。齐云山景区介绍牌上介绍:“内藏乾坤,接玄通生,是道长闭关修炼之处。石坊建于明正德年间,状如峨冠,人于壶中寓意加官进爵。”
小壶天这里曾被道人辟作“舍身崖”,据说齐云山名道张正一就曾在这里羽化飞升。至于如何飞升?怎样才能飞升?中国道家典籍神秘玄奥,神秘莫测。其实按历代证得大道的高人的说法,所谓羽化飞升是通过极其高深、艰辛的方式,炼出不生不死、不坏不灭的元神,再炼神还虚,融入虚空,最后粉碎虚空,炼虚合道。但世俗中人少有机会亲得传授,一般都采用简单的方式,最常见的是从山崖上跳下去,粉碎了身体,使灵魂出壳,实现灵与肉的分离。据说几百年里,一直到解放初年都有俗人在小壶天舍身崖纵身一跳,舍身飞升。小壶天的壶口处,“退思岩”几个大字对世人是提醒还是劝阻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