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冶疗 http://m.39.net/pf/bdfyy/

徽州白岳,“黄白”齐名,黄即黄山,白指白岳。白岳又名齐云山。古人有云:“新安多佳山,而齐云岩与黄山为最”。齐云山,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相映生辉,历来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风雅天子乾隆皇帝对齐云山的赞赏可谓“至高无上”,誉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

自古以来,齐云山以奇峰峻秀的景致和旺盛香火,招来大批香客信徒,也吸引了众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历代政要、中外游客。如,朱熹、朱升、唐寅、戚继光、徐霞客、郁达夫……他们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吟哦歌赋,题壁刻石,记游作画,留下了极为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如璀璨的珍珠,点缀在齐云大地的山水之间。

齐云山摩崖石刻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造像或岩画,栩栩如生,神韵俱佳,堪称一绝,气势恢宏雕琢,令人叹为观止。

齐云山的石刻及碑刻年代最早为唐末,主要分布在罗汉洞、紫霄岩和石桥岩一带,共有一千多处。目前留存下来并已查明的有462处,其中碑刻206处,摩岩石刻256处。它们凿在石崖,嵌于洞穴,遍布全山。

年8月,在休宁县齐云山云岩湖附近发现的一处晚唐时期的公元829年间的女性礼佛岩刻画,宽约80厘米、高约1米。画中女子衣饰华贵,仪态虔诚,双手合十做拜佛状。该石刻创作于,距今已有1188年,比齐云山此前有记载的北宋石刻提前了138年。

其次为北宋大观和南宋绍熙年间的石刻,数量最多的为明、清两朝石刻和碑刻,其文字内容受“新安理学”和徽州文化的影响,融儒、道、佛三教为一体,书法有楷、行、草、隶、篆诸体俱全。大字丈余,小的尺碑千文,文体有诗词、传、赞、碑铭、赋记、颂、流文、表、会记及楹联、佳句等,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俨然为历代书法大展览。

从雕刻技术与书体风格看,齐云山碑刻与石刻均为阴刻,既有擘窠巨字,也有工细小楷;少者一二字,多者千余文。如寿字岩上所刻“寿”,系民国卅一年程敦裕重刻,仅一楷书“寿”字,字径却达2.3米。

又如明正德年间由著名画家唐寅撰文,汪肇篆额,戴炼书丹的楷书《紫霄岩玄帝碑铭》,碑长7.6米,宽1.4米,文字长达千字以上。因此,与其称那些字迹工整、风格苍劲的齐云山的古碑、石刻是古碑精品,倒不如说是中国书法、诗词和楹联文化的一个活化石,他们散布在各处景点,不仅为齐云山增添了无限美感,更让游客赏心悦目中旅行中,不知不觉中充分得到富有诗意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年,齐云山的碑刻和崖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国内文化艺术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