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又是金秋时节。再次登临齐云山,感慨万千,思绪如歌!

上望仙台,觐张三丰故址,观真仙洞府摩崖石刻,访道家文化,穿一、二、三天门,漫步月华老街,遥望一柱插天香炉峰……

停停走走看看,亲切如老朋友久别重逢。二度重游,站在满目青山怀抱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齐云山古称白岳,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自明嘉靖以来始终位列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以悠久的道教文化、自然丹霞地貌、摩崖石刻人文遗迹、大地天然太极、山上月华天街、地上北斗六大特色著称,与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大地,相映生辉,传说是明嘉靖皇帝求子地,也被清乾隆皇帝誉之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香炉峰传奇一般的耸立在齐云山间,奇峰两侧是陡峭的峡谷,一行徽式民宅傍山而筑,一到日暮黄昏,炊烟袅袅,从山中升起。又逢梅雨绵绵,山中云雾漫涌,山间景色就兼有世俗人家的烟火气息和飘渺仙境的画面,煞是好看。

登高眺望山下,晨霭茫茫,山河秀丽,田野中隐约可见太极八卦图形。

传说中此处有上古灵乙道人驾云成仙,这里就成了历代道徒守望成仙的“望仙台”,明代礼部侍郎程敏政在此题诗: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

丹霞石壁上的寿字岩,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题,字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正好合周易卦数,暗喻阴阳和合之理。

洞天福地最值得留步的,就是头顶峭壁上的摩崖石刻。历朝历代的名人墨客留下的作品,据统计达处之多,李白、朱熹、唐寅、海瑞、戚继光、徐霞客、袁枚、郁达夫等历代雅士都留有佳句墨宝。

逐级拾阶而上穿过一、二、三天门。

月华天街,是比较少见的道士与山民杂居的老街,源于齐云山的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不忌酒肉。原来在这里修仙问道之途如此幸福快乐,不戒人伦世俗。难怪齐云山上月华街有中国道教第一村之称,其道教文化的实用性和乡土气息,可见一斑。

太素宫是齐云山的主要道观,原名佑圣真武祠,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明嘉靖十一年(年),因为帝祈子灵验后,御赐扩建真武祠,改名“玄天太素宫”。此时太素宫里正在做水陆道场,信众盘坐大殿聆听。

这是齐云山,秋色正浓,桂花盛放。山间徒步,郁郁葱葱,花香萦绕,鸟鸣声声。即使故地重游,仍未窥其全貌。

你若来,定要代我纵览群山,看完我未看的景,走未走完的路。

(源自“安徽旅游”)

旅游热线/--

中国黄山休宁县齐云山景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