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江西资讯客户端

江西资讯客户端讯(刘建明龚小娟钟南清)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美丽的江西省崇义县时,总有一个带着草帽的老头在愉悦的鸟鸣声中走进丛林,他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愁容满面,一会儿又眉笑眼开,不知道他的人,一定会以为是哪里冒出来的疯子,知道他的人,都对他满怀崇敬。他就是崇义县林业局的“南酸枣之父”林朝楷。

崇义县万亩竹海。

崇义县南酸枣树分布面积达20多万亩,是全国唯一的南酸枣之乡。林朝楷潜心研究南酸枣果树、研发南酸枣糕,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在我国南方林区,找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点。

目前,崇义的南酸枣技术已推广应用到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省20多个县,培养了南酸枣熟练嫁接工人多人,推广南酸枣优良无性系苗木多万株。许多农民高兴的说:“家门口的南酸枣变成了摇钱树呢,哈哈哈……”

崇义县华森竹业有限公司户外重组竹生产线。

初冬时节,来到崇义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只见10万亩竹海绿海逐浪,令人心旷神怡,当地高标准建设马脑嵊竹产业示范园,开展观竹、赏竹、品竹的研学体验活动,推广以“竹宴”为主打的乡村旅游,撬动竹类森林食品营销。游客蔡女士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感觉特别好。“没想到竹子还有这么多的作用哈,我觉得这里的竹文化很有意思,竹产品我也买了许多呢,下次还要来玩。”

为打造“崇义竹乡”品牌,当地实施生态富民、文旅融合战略,规划竹木产业示范园区,因地制宜发展竹笋等林下经济产业,推进笋小粉等产业转型提质……加速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倾力打造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截至今年10月,全县实现竹产业总产值约12.3亿元。

崇义县华森竹业户外重组竹产品。

崇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3%,位居全国集体林区县首位。近年来,崇义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林业改革举措,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全面推进林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争当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排头兵。目前,全县有林业企业89家(其中规上企业7家,中竹、益佳木业、华森竹业、腾亮园艺科技股份公司、齐云山食品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旗岭食品公司)。

崇义县制定出台了林业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富民产业项目资金,鼓励林农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竹产业、油茶、南酸枣、林下种养等特色林业产业,目前该县新建红豆杉、桂花、樟树等林业特色产业基地达2.6万亩。

崇义县林业技术人员在南酸枣育苗基地指导苗农抺除南酸枣砧木萌芽。

崇义县积极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免费为林农出具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报告,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4.96亿元,抵押面积92.26万亩,贷款余额3.62亿元,林权抵押贷款总额位居全省第一,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推动了民生林业健康发展。

在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南酸枣林枣1号良种推广与示范》启动会上,专家介绍南酸枣本砧嫁接技术。

崇义县出台了竹木、南酸枣、刺葡萄、高山茶等特色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挖掘“六个一”——一棵枣(南酸枣)、一根藤(刺葡萄)、一片竹(毛竹)、一斤油(油茶)、一种药(中草药)、一域游(森林旅游)生态产品价值潜力,高标准建设林业产业示范基地,招大引强培植壮大竹木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采取“母子品牌”的运作方式,培育齐云山、君子谷、笋小粉等一批品牌示范企业,形成森林食品产业集群,拓宽“两山”双向转换通道,实现林业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全县已发展南酸枣30万亩、野生刺葡萄1万亩、毛竹林70万亩、油茶林14.74万亩,仅南酸枣产业一项年产品销售收入达3亿元以上,加工实现年税收余万元以上,每年给农民带来余万元的收入。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资讯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作者/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