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小知识:和我一起探索安庆、徽州两地首字得名的城市安徽
文/我愿做你的开心果
安徽是以安庆、徽州两地首字得省名,境内有皖山(天柱山)、皖水,春秋时有皖国故称皖。春秋时属吴、楚等国地,汉属扬、徐、豫三州,唐分属江南、淮南、河南等道,元属河南、江浙行中书省,明直隶南京,清置安徽省。安徽历史悠久,有寿县、亳州、歙县等历史名城,还有中国四大道教之一的齐云山,名胜古迹很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迅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在安徽省中部,是一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合肥青山绿水环抱,街头树木成荫,是中国首批园林城市。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城园交融,浑然一体。主要有包公祠、逍遥津、明教台等。包公祠是纪念北宋名臣包拯的祠堂,在合肥市南门外包河公园香花墩。包拯是合肥人,相传他幼年读书就在香花墩。明弘治太守宋光明见其风景幽雅,遂将一座古庙改建成包公书院。年和年重修,就是现在的包公祠,祠内有包拯塑像,并陈列包拯墓出土文物及有关资料。祠周围的包河,生有红花藕,传说藕内无丝,鱼为黑色,喻包公铁面无私。祠旁有亭,亭内有井,这便是“廉泉”,相传为官不廉者不敢饮此泉水。
逍遥津在合肥市东北隅,古为淝水上的渡口,有桥可渡。史载东汉建安二十年(年),曹操手下大将张辽与东吴孙权在此大战。孙权退至津桥,原有的津桥已被拆除。现在的逍遥公园修建在这个古代战场——逍遥津。张辽的衣冠冢也在此。逍遥公园几经扩建,现面积已达20多万平方米。公园内有湖,湖中有岛,亭台水榭,花木成荫,为旅游胜地。明教台在合肥市东门城内逍遥公园旁。台高5米,面积平方米。据《合肥县志》载,此台为东汉末年曹操所筑,训教强弩五百人以御孙权水军,因此又称教弩台,又称曹操点将台。台上有井,因并口高出民房屋脊,故称“屋上井”。台上佛寺,建于南朝萧梁时期,唐代定名“明教寺”。现有庙宇为太平天国遗民袁宏谟所建。旧时广植松树,故台上有听松亭。“教弩松阴”为古庐州八景之一。
屋上井有一个圆形的井台,它由一块青石凿制而成,上面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隶书字记,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有趣的是,井口内侧有二十三条光滑的深沟,相传是当年曹操将士打水的井绳磨成的。正是古人所云“断木绳锯”、“滴水穿石”的古物见证。屋上井水位高出当地水位许多,究竟水来自何处,让人费解。合肥巢湖地区盛产鱼虾、蟹、贝类水生物。其中的银鱼、白米虾、中华绒鳌蟹合称巢湖“三珍”。银鱼与白米虾,洁如银,白如雪,味道鲜美无比,有“巢湖白虾甲天下”之称。中华绒鳌虾肉质细嫩,制作蟹糊、醉蟹、糟蟹是巢湖地区的地方风味。
中都城的建筑在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元年(年),朱元璋改国号为大明,就位于南京。当时他考虑南京“偏于江左,不便于控制”。第二年太祖朱元璋下诏:“取中天下立,定四海之民”,以其发祥之地凤阳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集中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营建达六年之久。建筑有外、中、内三城。明亡后,内城建筑基本完好,此后历经沧桑,中都城毁坏,现仅存残破的紫禁城墙、午门、西华门以及墙基的蟠龙石础白玉石雕。
寺在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曰精峰下,又名大龙兴寺,为国内著名古刹之_。龙兴寺是朱元璋幼年时削发为僧的皇觉寺,原在凤阳县西南6公里处。后废于战火。朱元璋当皇帝后,想起皇觉寺,便在曰精峰下重建,改名为龙兴寺。又亲撰《龙兴寺碑》文。明代朱氏皇室主要陵墓有三处,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和凤阳的皇陵。明皇陵在凤阳县城西南8公里处,距明中都城西南约5公里。明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朱元璋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和两个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公元年,朱元璋称帝。第二年即洪武二年(),朱元璋便在老家始建皇陵,直至洪武+一年(年)才竣工。陵区风光优美,气势非凡。皇陵由皇城、砖城、土城三道组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