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21日讯(红网醴陵站记者刘泽林邓立平)脱贫攻坚是今年1号文件提出的5个硬任务之一。醴陵市左权镇12个村(居委会)干群铆足干劲,全力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推进产业扶贫,巩固和提升脱贫效果。3月20日,该镇分管扶贫工作分管负责人告诉笔者:“我们对全镇户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有针对性的帮扶正逐步展开。”
栽下酸枣树,怀上甜蜜致富梦
“酸枣树,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不一样。我们选定的是南酸枣齐云山7号和齐云山17号。这两个品种果型好、单果重、产量高、稳产性好。果肉含量达到51%-56%,单株产量高,每亩种15株,平均亩产1.5吨以上。三年就可以挂果。”村党支部书记李庆告诉我们,这是让全村人致富的宝贝,村里57户贫困户每户将种植不少于5棵投产后,每户年增收将在元以上。
去年,该村贫困户杨伏兰,利用自家的酸枣树做起酸枣糕,全年共收入近3万元,全家人顺利脱贫。看到酸枣糕带来的收益后,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决定利用当地酸枣树多的资源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进酸枣树提质改造和规模化种植。今年初,李庆组织驻村工作队和群众代表到江西某南酸枣科技示范园等地多方调研考察。
目前,合作社的已流转土地余亩作为酸枣树种植基地,订购有机肥20吨。基地除杂、挖坑、采苗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这是个致富机会,我要好好把握。”该村党员邹建加表示,不仅要带动贫困户致富,普通农户也要发狠做事,努力增收。
长短结合,产业扶贫有奔头
春阳朗照,陈东村余亩的油茶林显得生机勃勃。
新扩增的龙虾养殖基地上,七八个贫困户正忙着在清理垃圾,为虾苗投放前消毒做好准备。
(贫困户劳动力在龙虾基地除杂、清理垃圾)
“油茶是长效项目,而养龙虾、种大棚蔬菜则资金回笼快、受益快,两项措施一结合,就能兼顾到眼前增收与长远致富。两项举措都要全力推进。”株洲市派驻陈东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黄民族表示。
今年以来,该村通过多次召开全村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筹划会、产业扶贫工作研讨会,组织动员当地能人和合作社投身脱贫攻坚战。正在平整土地的油茶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原有余亩的基础上,今年又继续流转土地余亩,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可吸纳安排20余名贫困户劳动力务工。而龙虾合作社则流转了亩土地(其中贫困户土地40亩),吸纳了2户贫困户入股,安排了11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陈东村党支部书记陈意平介绍,今年龙虾养殖将扩增60余亩、螃蟹试验养殖3亩,油茶种植扩增余亩,全村61户贫困户有15户新上了产业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