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15日电(通讯员吴晨曦)近年来,休宁县齐云山镇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领航、服务和保障功能,以“红橙蓝绿金”五色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红色”堡垒抓牢组织建设,增强党建“引领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作用,围绕“党建+”把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实做细“红网联心·群燕筑巢”党建网格化行动,结合实际划分个四级网格,将组织触角深入最基层,打造“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争创最强“红色堡垒”,全镇五星级党组织争创率达42.9%,四星级以上党组织争创率%,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
橙色警示抓好作风建设,增强工作“落实力”。深入贯彻“一改两为”精神,纵深推进“1+7”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作风整治向村组干部延伸。建立3方面18条干部“负面”清单,周督查、月打分、月通报,狠抓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紧抓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党员“红黄榜”管理制度,打造纯洁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规范设置村两委干部去向牌,自觉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的民主监督。精心打造西馆红廉展示馆,引导党员群众有所思、有所悟。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以案说纪等方式,常态开展党纪党规学习和警示教育,形成了良好宣传氛围。
蓝色治理抓实乡风文明,增强精神“渲染力”。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抓手,依托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以志愿暖心服务、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把乡风文明评议结果拓展到乡村治理领域,提升治理水平。推行“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建立党建引领“村为主”、三治融合“组为重”、服务为先“户为要”的综治格局;发挥基层干部才智,成立“好邻里·心贴心”调解工作室,有效化解小矛盾、小纠纷72起,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绿色发展抓活产业振兴,增强致富“源动力”。重生态优环境,创新开展“三线一区”专项整治,广泛动员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提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集体经济“倍增”工程。投资三十余万元集中整治余亩撂荒耕地,村集体托管出租,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环居村完善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平米厂房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二期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周边群众居家就业与集体经济增收;岩前村与有机农产品开发公司合作,建设乡村振兴厂房余平米,推动产业振兴全镇布局。预计年全镇百万元集体经济强村将超60%、村均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同比增长%。
金色队伍抓好人才建设,增强智慧“凝聚力”。强头雁,建立村书记“6+1+1”数字化考评体系,严管厚爱结合,激发村书记活力。育雏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保证每个村都有2-3名后备干部人选,通过结对帮扶、挂职锻炼等措施,帮助后备干部尽快成长。引归雁,通过营造浓厚氛围、联络联谊、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回引活动,颁发荣誉村民证书5份,推动项目落地6个。兴群雁,深化村两委干部积分制管理,树立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鲜明导向;选派专技人员、金融村官、邮政专员到村帮扶指导,组建镇(村)产业发展服务站(队),解决发展难题30余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