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齐云山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提到白岳更是不知所云。实际位于安徽黄山市的齐云山,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名山,是著名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而且具历史学家考证可能是四大名山之首,但是齐云山的名气不如其他三座,而且几乎不为人所知,细细品味有以下3个原因。1.被黄山的名气所掩盖,齐云山就在黄山的北边,离黄山很近,黄山的名气比齐云山大的多,黄山是“三山五岳”之首,可以说在中国是第一大名山也不为过,离这么近的齐云山当然被这个大哥的光环所笼罩了。就比如佛教四大名山在安徽同样地理位置不远的“九华山”也不如其他三座名气大。2.道教发源于老庄,兴盛于天师,但是实际最兴盛的时期就是从唐代开始,到明代最盛,但是一贯被人称为贵族宗教,尤其是正一派。和儒家,佛教在老百姓中发展的好,因为儒家能叫老百姓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佛教讲的是往生,道教主张的是清静无为得道成仙,老百姓对现今的生活改变更为看重,对得道成仙似乎没什么兴趣,而且通过观察来看道长们似乎最终也没有成仙,还不如寄托在“来世”说法的佛教里,所以道教鼎盛是在皇家和达官贵人里。3.齐云山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比起皇上这里的交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而且这里的宣传明显没有黄山的多,所以不为人所知很正常。实际齐云山在清朝之前是和黄山齐名的山岳,乾隆就说这里是江南第一名山。到了齐云山脚下,群山巍峨,郁郁葱葱,半山腰云雾缭绕,有古道观若隐若现,整个山体的岩石呈现红色条纹状,一明一暗,绚丽多姿是因为这里是安徽省少有的丹霞地貌景区,在中国也只有几处而已。这里的巨石因为亿万年的风化多成圆锥体,直插天际,所以古人才把齐云山称为“插天”。齐云山共有主峰36座,和很多道教名山一样有36天罡的寓意,有名的就有香炉,紫霄,石桥等诸峰,据说全山有24条小溪瀑布和72座巨型岩石各有不同。山下有一条索道直通山顶,游客可以沿着这条索道直通齐云山那直插云霄的山顶,游览各个景点,齐云山基本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会逐一的看到:1.月华街是齐云山比较下面的个比较平坦的地区,这里有8座不同宗派的道教道观,最大的叫真仙洞府,有入仙,老君,文昌等著名的道教洞府,这里最早的洞府要追溯到唐朝末年的唐肃宗年间,这里的香火千年不断,洞府里有神像和古代的石刻等文物很值得观看。前面过了明朝修建的梦真桥,还能看到太素宫,玉虚宫等古道观,尤其是有一座白岳碑林,有唐代到清代不同雕刻的碑文的石碑多块,至于一阁石洞之中,叫人叹为观止。2.楼上楼是齐云山顶的后山,有两座洞府,传说当年张三丰带领八大弟子来这里修炼过,有一座岩壁,上面有一座类似观音模样的风化印记,称为“观音崖”;在齐云山的最高处是一个丹霞地貌的大石头,常年白云缭绕,晴天的时候可见石头崖壁上红色的风化如万亩的红色梯田,这座崖壁称为“仙人挂画”。3.云崖湖在齐云山的东侧,是一个狭长的自然湖泊,水质碧绿,旖旎非常。初夏泛舟其上,见旁边的灯笼峰映入湖里,像几个灯笼挂在山上,微风吹来,情趣盎然,湖里有很多没有见过品种的鱼更是叫人称奇。湖的旁边有一个山寨遗址,据说时北宋方腊发起起义的地方。齐云山除了景色和道教文化外最有名的就是各个朝代的石刻,据说有多处,冠绝全国,楷草隶篆各个笔法,包罗万象,从唐朝到民国都有,喜欢书法的朋友一定要到这不可多得的名胜来游览下。如果您喜欢昀兮的文章欢迎您在文章后评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91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