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齐云山终于扛不住心中的呼唤,今天说走就走,我要去齐云山。是的。我要去齐云山。
很久很久以前,就想去看看。但一直蹉跎,不能成行。于是,心中总是有些遗憾。那些年,研究金刚经、心经,研究道德经、南华,于自己心中,总有几分朝圣的心思,去看看道教的、佛教的圣地。恰好,在我安徽,就各占了佛教和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佛教的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很多年前就去过。去过几次。但是,站在九华山上,自己心中就一直有种“他乡为客”的感觉。感觉到膈膜。
尽管俺也是只比和尚的光头多1毫米左右的头发。尽管俺也喜欢没事儿捻着手珠背诵心经。尽管俺没事时喜欢端着茶杯用大指弹着杯底发出均匀的笃笃的敲击木鱼一般的轻音。尽管俺一直以为俺也是佛道兼修。但是,那种骨子里的东西,依然不是佛家的。就是个客。一个参野狐禅的过客。走进齐云山,一样的陌生环境,却没有看景的心情。
触摸到那千百年来前辈们遗留的痕迹,竟然有些安宁的、似曾相识的感觉。看着那些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熟识的陌生的神像,心中居然没有多少敬畏,更多的却是亲切。一路走去,一路看去。闲散的,很有些象串门的感觉。离开时,挥挥手,再见,诸位。
其间,供奉了一尊骑虎的孙真人的神像,美女导游很职业地介绍,这位是孙思邈孙真人,写下了著名的《千金方》……。我笑,呵呵,他倒是很熟,《千金方》倒也在研究。凝望这孙真人的神像,叹了口气,如今中医式微,俺很想看看汉唐中医鼎盛时的样子,晚上托梦给我,好呗?孙老爷不说话。
坐在山顶月华街的茶桌前,看着眼前的香炉峰,目光越过香炉峰,山下一带碧水东流,远山错落,绵延起伏,裹着淡淡的雾霭,显得有些朦胧。朦胧的云山深处,却翻滚着无尽的灵气与生机。。。
就那么坐着,海底居然就出现了平常练功中才会出现的硕大的、漏斗云一般的旋窝。…………
齐云山的月华街很小,转一圈一个小时都不用。结算完导游的薪资,拖着藤杖步行下山,藤杖末端在老旧的石阶上跳动而下,碰撞出清脆的哒哒声,应和这山风鸟鸣,却也不难听。晚上,我却真的在睡觉的时候等着了,却没有梦。呵呵,莫非是俺没有上香滴缘故?不会吧?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俺来看你,一柱心香还不够吗?嘿,不应就不应吧,咱还是自己慢慢折腾。***********************************导游
估计齐云山的导游,是天下最悠闲的导游了。时常会只带着一个游客,静静地走,慢慢地看,轻轻地说,她们是不用着急的。在游客游览过月华街,结束观光行程的时候,导游也就下班了。下班,也同时是回到家了。——她们本就是月华村的村民。游客自行下山,导游回家吃饭。我本不想请导游的。在这里,我更喜欢的是触摸前辈们的痕迹,一个人走走看看,用心去感受前辈们的修行。碰到这个美女导游,倒也算是有缘。
走下缆车,习惯地看看旁边的小卖部,看看能不能找到点有啥地方特色的东西玩玩。在这里,主要想看看有没有啥道家、道教的特色东西。木有。倒是旁边挂着的几支藤杖看起来不错,俺登山是喜欢用杖的,不是买的那种户外手杖,是就地寻找一些干柴树枝,稍微修整顺手就可。一杖在手,可傍身,可防身,救人自救都很便利。看看藤杖不错,试试也还顺手,问老板价格几何?老板说20块。俺随口还了句价,给便宜点呗?老板说,15。不能再还价了。真是直爽啊。这是我对这里山民的第一感觉。山民真的还是比较淳朴的,心里干净,所以心性就澄澈,不会那些尔虞我诈的为商之道。
提着手杖走出门楼,就看见两位女士站起来打招呼,需要导游么?呵呵,不需要。哦。你怎么还需要手杖呀?一个人上下台阶要注意安全的啊。——嘿,一份来自陌生人的关心,没有为了生意而套近乎的感觉。很平和的,自然而然的一句关心。我微笑。嗯,习惯了,在山上嘛,自我保护很有必要的。她也笑起来,说我给你当导游呗?我能保护你的。再说了,这些人文的东西,没有导游给你介绍,你看不到明堂的。呵呵,我就随便转转就好。哦,别转迷路了啊。谢谢,那你给个电话呗,俺迷路了就打你电话求救吧。大家都笑笑。平淡的相遇。然后平淡的错过。转过左手边的望仙台,静静地坐在八仙亭的长椅上,目光越过栏外的悬崖,越过那条舒缓的S形绕过的碧水,越过远山的雾霭,那一会儿,仿佛都越过了千年的时光,看见了虚无中的那次升仙。。。。
往事不可追矣,仙踪一去,杳然若虚。
真的会有升仙吗?
修行,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路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我不知道。
收回思绪,倚仗拾级而行,转过一座门楼,眼前石阶分成两路,一条蜿蜒上山,一条沿坡而下。两边都有景点,走那边呢?从这边走吧。主要的景点都在这条路上。一个声音。还是她。
她俩在门楼前山崖下的石阶上,看起来是要去哪里的样子。看到我在路牌前考虑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时候,她回头微笑着说。哦,谢谢。嗯,你怎么知道是我呀?我微笑着,扶着杖,从山崖上俯视下去。有二十多米吧?两人看起来有些瘦弱,有些小。呵呵呵,是你的杖。伊回过头,扬起脸来,轻笑着说。只有你才用手杖的。行走时,手杖敲击石阶就会有笃笃的声音。声音停在断崖的上面,有一会儿了,证明你在看路牌犹豫。不是吗?
她咯咯地笑着,似乎是没想到我会问这样笨的问题。很清爽的笑容。山花一般,不娇不艳,却自有一番明媚。苗条却并不见得瘦弱的身材,闲散却整洁利落的服饰;面容也算得精致,却并不像山外的女人喜欢在脸上折腾着画上浓浓淡淡的妆容,就是一素面朝天,干净,本真。呵呵,这是一个颇有几分灵气的女子哩。
真不要导游么?你看你刚进山门就拿不定主意了。我陪你呗,陪你走走、说说话也是好的呀。呵呵,谢谢,我随便转转就好。我依然想自己一个人去静静地体会。哦。其实很便宜的,只要50块就好。她没有坚持,但情绪多少有了一点点失望。那,你自己注意安全啊。她叮嘱了一句,然后转身和同伴离开,用她们的方言继续轻声说着什么。看起来,她好象真的很想去做成这单业务的感觉?为什么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失望的感觉呢?赚这50块钱对她很重要吗?50块的导游费真的不贵。不仅不贵,和一些地方动辄数百的导游费相比,多少是有些寒酸的。
嗯,那个~,成交!等等我呗——。终于,我还是放弃了我自己独自转转的初衷。道家说随缘。那就随缘吧。太过坚持,也未必不是着相。她蓦然回头,初时有些愕然,随之脸上立刻涌起了笑意。呵呵,你是一个奇怪的人。嗯。我是一个爱贪小便宜的穷人。这可是第一次奢侈地请导游哒。我们三人都笑起来。她回头和同行的女人低声交代了几句,那个女人先走了。她转身,侧立路旁,右手虚引,做了一个礼让的动作。这个动作和西方男士恭请女士的那个动作有些相似,却又神韵不同。这是道家传统文化中典型的肃客礼仪。
这应该也是一个修士?应该是。我心中的那种猜测更笃定了一些。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哩?她笑的很灿烂。山花一般。为什么要问哩?两人相视一笑,都没有往下接话。她一笑侧身,左手向左上山坡林间虚指,立刻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这里是张三丰真人在此修行时留下的……。很职业化的形体动作和语言。
呵呵,可不可以随意些?就我一个人,不用这种太职业化的导游台词了吧?我们随便转转看看聊聊就好了。她也笑起来,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方式说话的。太端着,就不自在了。我俩都笑起来。气氛很是轻松。再次走的近了,我刻意地扫视了一下她的脸和手,果然肤色不同!从索道下来第一眼看见她时,就感觉她的脸色不太一样。不是那种山人的红黑色,也不是那种寻常女人白里透红的颜色。而是一种异常的白色,有些象一种白玉的颜色。——那种不是太白润,而是有些半通透半不通透的那种玉石的感觉。这分明不是普通人的气色。也不是什么病色。难道是传说中修行了某种功法的表现?我也不敢肯定。随之话题便有意无意地转入了道家道教的东西。
听她说,她的家就在山上,山上有一个小村,住着一百八十多口人。这个小村,就是齐云山的月华街了。小村的居民都信奉道教,家家都有道士,是天下独有的道士村。这里是正一派的分支,和全真派的留发挽髻、独身清修不同,正一派的道士脱去道袍,和俗人没有明显的区别,也一样是可以成家的。她笑着说,她的父亲就是道士。。。***************************道士
写齐云山,不能不写齐云山的道士。写齐云山的道士,就不能不叹气。卦摊道士前行不远,就见一位瘦瘦的道人在山崖下摆着一个卦摊,卦摊很小,随意放置着几样法器,客座的面前放着一个用的发黄的龟壳,旁边散落这三枚磨得发亮看起来包浆不错的铜钱。俺这几十年是从不打卦的,有些事情,知道未必就比不知道好。有些人,也未必就是真的会推衍算卦,不过是走的蓝道的路子,忽悠些过客,赚取些卦资谢仪罢了,当不得真的。
不过,此来齐云山,本就是想看看在这里道教的东西还传承下多少的。山、卜、医、命、相,本就是道家的五技,是道家之人运用阴阳二字行走世间的五种技能。既然遇上了,那就看看仙山上的卜卦如何吧。于是随意坐下,将草帽挂在藤杖上,斜倚在一边,随口应和着道士的话题。不得不说,出世行走的道士,大多都是很能忽悠的。一番面相手相看过,听罢了道人满嘴跑舌头的恭维之后,我笑了笑,再问个卦吧。道人伸手一让,我捡起三枚铜钱放进龟壳中,双手捂着咣当咣当摇起来,9次,哗啦一下倒在桌上,是左右两阴中间一阳的卦象。道人云山雾罩地忽悠了一番,说,再摇一次吧。俺一枚一枚捡起桌上的铜钱,刻意把几个面都翻成一样的,然后装进龟壳,再咣当咣当地摇起来,9次,哗啦一下倒出来,一阴一阳,第三枚铜币旋转了几圈之后才倒下,居然还是刚才的那个样子。嘿嘿,肿么会这样?不解。继续听道人忽悠吧,反正就是个体验,当不得真的。其间我也刻意套问了几个深一点的东西,道人不能所以。呵呵,付完卦资,闪人。
离开卦摊很远,导游才低低地问,你相信这些东西呀?其实他们或许算不上是真正的道士,都是山下附近的村民的。不过话说,可能有一些有会有些传承也未可知。呃,好吧,反正俺是玩儿来着,看看能不能挖出一些东西出来。不知道在这里的仙山道统千余年,不知道现在民间还有没有一些道教的经典、以及医学的东西?导游摇摇头,似乎无声地叹了口气。拦路的老道爷齐云山的香火真的很衰微了。路上基本看不到什么香客,甚至游客、行人都很少。转过一个山脚,拾级而下,在拐角处,一位老道爷伸手拦下,这位先生,这位先生慢走!过来就是有缘,过来,我给你看个相?呵呵,不用。给你算个卦?不用。老道爷抄起一本笔记本和笔赶过来横在面前,把纸笔伸到眼前,用笔敲着本子,那就测个字吧?你写,你来写,随便写一个字,看看我测地准不准!看起来,老道爷似乎是有些着急了。你看看嘛,看看我的招子!我自己写滴!人家滴都是电脑打的唻。我都八十多岁咾,做不得骗人的……
我看他的招子,果然是毛笔书写的,字还行,看起来是上过私塾的底子。招子上除了一般算命看相之类的文字之外,还多出两个字——切脉。我歪着头看看招子,再转头看看拦着我的老道爷,问道,切脉?老道爷眼睛立刻就亮了,是滴是滴,切脉!来来来,我给你切脉看看!说着就伸手过来抄我的手腕。我晃身让过,后退半步,把老道爷让在我和导游之间。肿么纠缠不清呀?!真是的。我瞟了一眼导游,却见导游正侧身躲在老道爷的背后,焦急地冲着我使眼色,左手却藏在腰间急急地摆手。
老道爷还在喋喋不休,看看我的字,有文化的。先生贵姓,说,你姓什么?我给你讲讲这个姓氏的掌故……呵呵,招子上要是写着大方脉小方脉啥的,我倒还可能会坐下来探访一二。就切脉二字么,呵呵了。唉,这么大年纪了,至于这么拼命推销自己么?我在心底泛起一丝苦笑,这就是我景仰的道教圣地?这么好的山水,这么好的灵气,不知道好好修行,这么在钱财上打点子,不知道可惜吗?
我苦笑着拱拱手,老爷子,真的不用,借过借过!说着话,乘老道爷愣神的功夫,赶紧绕过去,就听的背后顿足捶胸地呼叫,——千万不要相信前面那个人,那个人是假的,是包装的!真人面前你们不信,都跑去相信那个假的!不要相信啊,就是包装滴!不识金镶玉啊,呜呼奈何!……啊,这位先生留步,我看先生天庭……呵呵哈哈,看来后面某位兄台被缠住了。这老道爷大白话的愤懑中居然夹杂着半文不文的古文,我终于还是忍不住吃吃地笑出来。导游奇怪地看我一眼,居然还顺便扔了个白眼过来。你还笑?你看不出来吗?还要跟他纠缠?得——。不该笑?这样都惹着她了?扔个白眼是什么意思啊?冒险给我提醒,我都没有谢她吗?也是哦,这老道爷看起来就不是个省油的。我终于忍住笑,嗯,谢谢你啦。导游却转过身,没吱声,装作没听到。嗯,那个那个,老道爷说的那个那个是肿么回事啊?导游没回头,抬手指指前面,转过去,自己看呗。崖居的道士(待续……)
今日回书院休息,翻检旧电脑??的资料库,偶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