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在我看来用来形容齐云山真的再合适不过了!4月的游学我们经历了武当山的美和它的虐,已经有小伙伴吓的不敢爬山了,一直问我,齐云山高吗?难爬吗?要坐索道吗?我回答他们,是的,很高很高,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的一座山,索道恐怕要好几天才可以坐到,开个玩笑。齐云山你要问我多高,我这还真不好说,相传大约在米高度上下,它远远望去却也能与天上的云朵齐眉,故称为齐云山,但它另外一个名字叫“白岳”,正好与黄山相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99.html
图片来源网络
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美誉,这座山可是清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齐云山啊!这座山故事真的说都说不完,那我们就边走边说吧!齐云山境内有36奇峰、72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唐朝,四川青城山“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属正乙派,养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为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是开山建道之始。自六三娘来到齐云山,至南宋的数百年间,道教在山上建有众多宫观庙院,南宋时代齐云山道教开始逐渐走向了兴盛。初上齐云山这第一个必经的可就是这登封桥!登封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年),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石桥,游圣徐霞客两上齐云山就是从这座桥过的。图片来源网络它九孔十墩,全长米、桥面宽8米、身高9.5米,气势雄伟,远观有“夸川如虹,卧波如龙”之势。时历多年,至今保存完整,为国内罕见。自明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齐云山道教发展达到了巅峰,史载“香客日达三千之多”。明万历十五年(年),时任徽州知府的古之贤体察民情,发出“修桥”倡议。历经三年桥成。取名“登峰桥”,寓意“登峰造极”。为纪念休宁状元建立了这9座石柱但就在这竣工典礼上,准备揭牌的时候,皇帝圣旨到了,因古之贤政绩突出,擢升为广东按察副使。真是大喜事一件,正当人们在想着用何种方式祝贺古知府升迁之喜时,有位乡贤提了个建议说:“不如在桥名上做文章,把山峰的峰字改成封官的封,以祝古知府步步登高如何?”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连声称道。从此登封桥不仅是一条登齐云山的交通要道,更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所以来齐云山这座桥你必须走一走!上了登封桥,我们这一行选择坐索道而行,伴着高度的抬升,刚好看到的就是这蜿蜒的横江,古称山水太极。横江奔流至此山水回环,与两岸的冲积平原构成了一个山水太极。而横江就是太极的阴阳分割线。这是官方对于山水太极的介绍,而在我看来远不止于此。大家看这幅图,蜿蜒的横江形成的玉带在我看来更像是官员们腰间的腰带,是能获得贵气的象征,环腰聚气。在风水学里有这么一句口诀“未看城头稳不稳,先看水口紧不紧”,到了一个地方,没有看到山头前可以先看水。水口是紧紧包裹的就是比较富裕的,下水坝在登封桥这里走出的位置才是这里水流的下水口,这边村庄是比较富饶的,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水是直接冲走了,那么就是留不住财的象征。然后整个徽州地区的水口都是这么处理的,所以可见这里的富饶也是可见一斑的。毕竟山型没法选择,但是水口可以做处理的。走到目前这个地方还都是不需要门票的,再往里走,正式进入洞天福地则是另一番仙气景象了。经过多级台阶后一个“寿”引入眼帘,这个硕大的“寿”字可是朱熹的墨宝!俗话说“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这个寿字不但笔力浑厚、笔锋圆润而且尺寸非常吉祥。它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不仅取九九归一、六六大顺之意,还暗含阴阳平衡之意,因为人体只有阴阳调和方能健康长寿。其实朱熹是整个徽派,乃至新安理学极为重要的奠基人物!有机会的话,我们将来再一起来探游朱熹的古宅再来聊聊他和王阳明的心学的不同之处吧。再往下就愈加精彩,这段神秘的长廊可谓是道家修炼胜地,这个地方在道家是有个专有名词叫“真仙洞府”,这个洞府也是典型的环抱局势,非常聚气,最适合打坐练气修真,要是时间充裕,真想在这里站个桩,练会气,一定会有另一番新的收获!像这样的洞天福地,在道家记载里可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呢!有机会我们也一一走遍,感受它们的仙气吧!其实说来也是好笑,古往今来我们国家的人不论什么身份都有刻下“到此一游”的爱好,这也就因为这样的爱好形成了齐云山上独特的一番景致。这花花绿绿的摩崖石刻,如朱熹、唐寅、徐霞客、曾国藩、郁达夫等都曾留下佳句名篇,或镌刻丹崖之上,或立碑幽洞之中,有兴趣的你下次不妨来一处处找寻。再继续往上走,就到太素宫了。太素宫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后因嘉靖皇帝祈嗣灵验后敕建,而称“玄天太素宫”。太素宫背面靠着钟峰、鼓峰和玉屏风,左右有真武殿和浮云岭护持,形如皇帝所乘坐的太师椅,也形成了我们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北玄武的四神兽风水格局。宫前的中轴线上有作为案山的香炉峰;东西白象、青狮分列;远处连绵的黄山山脉,如臣子跪拜朝拱;香炉峰和黄山山脉之间蜿蜒的横江由西向东流淌,状若玉带,肩负着全山境内生气、止气的职责。图片来源网络所以太素宫正是此行极为重要的感受风水典范佳作的一次体验,最重要的是,如果有想要求子的或者有大愿的一定要来太素宫好好感受一番它的灵验!也正式因为此,齐云山真的是当之无愧的道教四大名山!此外像小壶天看恐龙蛋和脚印等等的行程也是可以前往一探究竟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来道教胜地最重要的感受当下的气场!
修行而非旅游,每一次都不同,因为心境,因为同行的人,因为此行所带的任务一切都不曾一样。我们脚下的风景也不是曾经我们走过的那个路,或许这也就是许多地方值得我们一去再去的终极奥义吧。行的意义,永远不在于走了多远多久,而是你的心感悟到了什么,是否在途中与天地链接,净化你内心原就不该停留的某些种种,希望有机会我们一起在行中有所感悟!此行的分享到此圆满结束啦,接下去即将带来我们魔都本地的龙脉寻觅之旅,大家抓紧安排好时间,月底周末我们走起!近日即刻发布招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