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从古至今一直与黄山比肩而立,但人们知道黄山的多,知道齐云山的少,即便是知道有齐云山,但是能来这里看看的也不多,因为身边有黄山。

我曾三上黄山,多次去宏村经过齐云山都与之擦肩而过。说来很奇怪,多少次,我在睡梦中梦到了齐云山。这一次,我必须走进齐云山,我要与齐对话。

从龙川出来,赶往齐云山,不到一百公里,九点钟我到了齐云山下。齐云齐云山也叫白岳,它与黄山咫尺相对,一黄一白都带有色彩。传说,齐云山发生过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丘处机在此升天。

齐云的意思很直接,高峰插天与云平齐,我乘上索道车,领略齐云之妙。索道车离开地面直上山巅,一片厚厚的白云弥漫而来,索道车钻进了云雾中,什么都看不见了,这真像是梦。过了好一会儿,当索道车停在站点上的时候,我从云雾中钻了出来,也好像是梦醒时分。

出了索道,我上了齐云山,迎接我的是望仙楼,门楼上乾隆皇帝题写一副对联:“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我从这里游览齐云山。

齐云山海拔不是很高,丹霞地貌,秀峰林立,山川纵横,它的风格与黄山迥然不同。这座道教名山历史久远,唐代乾元年间也就是公元年,有一位道士叫龚栖霞在齐云山隐居布道,成为齐云山开山鼻祖。

虽然文革时期齐云山遭到严重破坏,但还是有很多摩崖造像残留下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走过梦真桥,这是齐云山第一景,这座古桥的左侧有一棵树龄多年高大的榉树。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徽州一学子高中三甲后捐建了此桥,加上桥边的榉树就有了“一举成名”,“梦想成真”的意思了。

再往前走是一个山崖,山崖下一片断墙残垣,这是明代修建的一座殿宇的遗址,崖壁上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题的“寿”字,有九尺多高走过山崖,前面就是神奇的一天门。

只见一座石梁横于山间,下面天然形成一个石洞,宛若天门,天门中有很多石刻造像,穿过天门下面是一个神奇所在,这里是齐云山精华胜景:真仙洞府。这是一个天然洞府,崖壁峭立,文化遗迹众多。在洞府中还有六个小洞,供奉着各路神仙,这里留有大宋皇帝御制的牌坊,更为奇特的是崖顶上飘飘洒洒滴落下来的水珠,形成天然的珍珠帘幕。

最为亮眼的是“天开神秀”四个大字镌刻在崖壁之上,下面有一水潭,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倒映水中,感觉十分神奇,玄妙非常。

二天门在黑虎崖最险要的地方,上面是财神殿,左转就是三天门。三天门比较平和,也很大气,从这里就进入了月华天街,这是环绕山腰的建筑群,形状像弯弯的月亮。

月华天街是齐云山热闹所在,这里是一个山上小市镇,商铺林立,行人如流。天街上还有一个景观叫小壶天,这是由明代石枋构筑,形成葫芦形状的山门,穿过山门有一道狭长的石窟。从这里下望,绝壁千仞,奇险无比,这里也叫舍身崖,是道家羽化升天之地,据说丘处机就是在此飞升。

月华天街上有一座道观叫太素宫,明代嘉靖皇帝派吏部尚书汪宏代嘉靖皇帝上山求子,就是在这里得一顺卦,嘉靖皇帝果然得到子嗣延续。后来,嘉靖把这里敕建为皇家道观,成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这也是齐云山香火旺盛的原因之一。太素宫正对着香炉峰,香炉峰上建有一金亭,这是齐云山的绝佳景致。

过了风虎关牌坊就是紫霄崖,紧靠崖壁是明代正德年间道长汪泰元耗时十年建成的玉虚宫,玉虚宫的建筑体现了道法自然,建筑紧贴山崖,与丹霞山岩融为一体。玉虚宫的旁边就是三绝碑,这是著名的紫霄宫玄帝碑铭,碑文是唐寅撰写,由书法名家戴炼手书,篆刻名家汪肇篆额,所以号称三绝碑,也叫唐寅碑。

齐云山上,宋代书法家程宓留下了“齐云”二字,嘉靖时期吏部尚书汪宏写下了“江南第一山,天下第一神”的赞颂之句。

据说,方腊起义最后盘踞之地也在齐云山上,至今在齐云山最高处还留有方腊寨遗址,因为很远我没有去。从月华天街穿过一个山洞,乘上中巴车下山的,这条路十分险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