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东十八里,有一座紫荆山。有一年,乾隆皇上到盛京拜祭祖庙,游览闾山风光,路过此地,硬把紫荆山改名叫指金山。为啥要改呢?是这样的。传说,紫荆山下压着一条“土龙”,这条土龙原是玉皇大帝天池里的一条“泥鳅精”,因为它搅浑了天池水,又偷吃了红毛鯉鱼,违反了天条,被玉皇大帝打下天官,压在紫荆山脚下。这条“士龙”有八条腿,伸向八方,龙尾在间山脚下,龙头扎在西南的百股河里。听老辈人讲,紫荆山有八面玲珑。说是山顶上有一块老大的白石头,自石下边盖着一个洞。洞里往外喷热泉水。泉水冲击在顶盖石上,雾气罩罩地笼罩着山谷,人们叫它玲珑瀑布,也叫龙泉洞;后来就在龙泉洞上修一座龙泉寺。这龙泉水冬天不冻,从寺庙底下流向八方。所以人们又说它是八面玲珑。这里一年四季,游人们都来登山观海景、看日出。人称“紫荆朝旭”,是古城锦州“八景”之一。单说有一年,乾隆皇上接到一本密奏,说:“紫荆山脚下这条土龙长饮百股河水,经过三千九百九十九年的日精月华,土龙的灵气就会复活,变成一条真龙,现在已快成气候了。到时土龙就能腾云驾雾,搅得天昏地暗,天下大乱,人就要出现第二个皇上了。”乾隆一想:我是真龙天子,一国之主。哪能让土龙跟我争皇位?我得先下手为强,除掉这条土龙!打这以后,乾隆的心事一天比一天沉重,愁得吃不下睡不着,愁来愁去得了一场疑心病,经了不少御医调治也没治好。这工夫,朝廷里有个钦天监,猜透了乾隆的疑心病,就写了一张皇表,献上治服土龙的计策。乾隆皇上一看,不由心中大喜,疑心病顿时好了一大半。在案前刷了一道圣目:“命令锦州地方州、衙、府、县,征调十万民夫,在紫荆山上修一座金山寺,寺内塑造四十八尊罗汉,镇守八面山岗,再铸八条大铁锁,锁住土龙的八条腿y开山劈石,砍断龙头,挖掉龙泉眼;填平龙泉洞,堵死龙泉水,扒掉龙泉寺庙。限期一年完成,抗旨者斩!”圣目一下,那些贪官们可乐坏了。真是百年难遇,天上掉下来的发大财的机会。转眼到了第二年,乾隆要御驾亲察关东,看看金山寺的建造工程,临行前又刷了一道圣旨,名为去盛京拜祭祖庙,游览幽州闾山风光。其实呢,是来给治服土龙的锦州百官加封奖赏,好让百官们老老实实地效忠他,继续监视土龙的动向。乾隆为了收买百官,就给他们大修宅院,追加俸禄;修家庙、盖祠堂、造坟茔地。从此以后,紫荆山一带出现了大小朝廷命官上百人。什么蔡阁老、英阁老、史阁老、尹阁老、于巡抚、赵道台、陈总兵、郝翰林、张举人、大小乔进士都来了。官儿越封越多,捐税也越来越重,行贿受贿、裙带联姻的风气也兴起来了。大官吃小官,小官卡百姓。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的:“百股河水养土龙,乾隆皇上封百官。”现在的百官屯就是从那时得的名。一晃,又过了两年,乾隆皇上第二次巡察幽州,大队御林军人马,龙车凤辇,东出山海关,途经锦州城,锦州的官员为了迎接皇上,指令黎民百姓们,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悬灯挂彩、摆设香案、恭迎圣驾。谁也没想到,乾隆为了早日治服土龙,去掉他心中的一块大病,哪有心思住在锦州城?传令叫保驾的车马穿城而过,到紫荆山南的小山下宿营。第二天一清早,乾隆皇上由娘娘、太监、文武大臣们陪同,登上山顶瞭望古城风光。乾隆问:“朕脚下这座山叫什么山?”一个府尹奏道:“这叫鸟龟山。”乾隆听了龙颜大怒,想我堂堂大清国的万岁爷,在位的真龙天子,哪能住此乌龟脚下?一个会看风使舵的太监奏道:“启禀我主万岁此山原来叫卧龙山,后来叫白了,就叫成了乌龟山,昨晚上皇上龙体在此住上一宿,这叫龙应地灵,真龙再现!”乾隆听了很高兴,说:“还是叫它卧龙山吧!”从此,这山就叫卧龙山了。乾隆又往西甩手一指,问:“那叫什么河?”个州官看到皇上一甩手,不等众官回禀,抢先奏道:“那叫御指甩手河。”其实那河原来叫鸟龟河,老百姓叫它“王八河”,从此这河就叫甩手河了。乾隆又指着北面的高山头问道:“那叫什么山?”一个县官叩拜道:“回禀皇上,那叫紫荆山。是日出紫荆、紫气东来、紫微星高照、万岁皇恩浩荡、国泰民安的意思。”又一个州官奏到;“万岁爷乃是真龙天子,金口玉牙,刚才皇上御指此山,那就把这紫荆山改成指金山吧!万岁指山成金,变成一座黄登登亮堂堂的金子山那该有多好啊!再说,只有金山、银山才能压住那条土龙!”正乾隆一听土龙二字,脸色立时变得又黄又白,没有一点血色。连说:“就叫指金山吧。”从此,这山就叫指金山。后来人们又叫回来了,还是叫紫荆山。一直叫到现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0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