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楚水
鹤菁先生从保定来,由于不知道先生的酒量,总觉得未小酌几杯,远远没有微曛,完全不够尽兴,又要匆匆赶回保定了。有点惝然,有点兵失落,好久没有写诗了:
朋友
喝完酒或喝完茶之后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总有告别
和分开
紧握双手下次相见
可能还需要些时候
你说佛就是缘分
四十年很久了吗?
十方真定为前身
一万年不太久
只争朝夕
其实过去的每一瞬间
都是美好的回忆
不敢掬起过去
也不敢展望未来
如果说一切都是
命中注定的话
希望明天黎
地平线上的黎明
还需要期待吗?
明天就是明天
佛说
今天缘人相遇了
缘份就是缘分
如坐在菩提树下
不是最无奈的时候
因为有你
朋友
----这首《不是最无奈的时候》,落日故人情,悠然而幽悠,唯有感概。鹤菁先生谈《五灯会元》,释佛如偈,如饶公宗颐夜宿山寺而经卷,十方真定为前身,恍若隔世,却又似曾相识,就像历史人物的某种惊人的相似,王维王摩诘与李叔同弘一法师,让人不敢不相信真有某种转世轮回的存在,如百岁以后的杨振宁先生思考的佛,与爱因斯坦晚年笃信宗教一样。
鹤菁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二十几岁时,业已是保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而那时中国书法正处几乎断代的蒙昧期。启功先生曾谈及文革自己抄写批判自己大字报的灰谐心情,幽默地称自己抄批判自己的字,总要写的批判别人的字要好些,才能有某种心理的安慰。现在,不好准确介定大字报时代,对中国书法的影响。如果诗歌类比的话,诗人鹤菁临碑写帖的七十年代末期,正是诗人北岛江河《回答》《纪念碑》的时代,此时也正是鹤菁先生二十多岁,题写的《野草画展》,已经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别其特色书法面目。通过笔墨点画诠释世界,如若诗句表达心境,成为鹤菁先生四十年来的诗意追求,如若先生所说佛禅悟。现在,诗人北岛先生----特别是到香港大学任教以后,业已开始从书法笔墨的一个点,开始诠释世界了。艺术本身的心灵契合,道通为一,诗书为一,在鹤菁先生身上,达到最完美的统一。称鹤菁先生如诗如画,如幻似真的书法的话,为诗象书法如何?因为鹤菁先生首先是一位诗人,一直在通过墨色变化的书画语境与世界对话,大写出真实的自己与人格。诗象书法,佛讲顿悟,如诗人北岛现在禅悟的一个点开始的书法探索。
齐云山与壁云齐
四顾青山座座低
隔继往来南北雁
只容日月过东西
----鹤菁先生谈及唐寅《题齐云山石室壁》,前面句为前人所留,茫然四顾,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难免有点悲怆。唐寅反其笔而写之,如诗人北岛通过一个点诠释世界,书法家鹤菁通过诗象墨韵表达自己一样,才能写出只容日月横过天空,经纬东西,这样霸气十足,大气磅礴的诗句。
齐云山与壁云齐,观鹤菁先生诗象书法,正处在会当凌绝顶的临界点上,需要捍卫与坚持。坚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捍卫的则是一个民族的传统,特别是中国居于地缘政治中心的进程中,也唯有坚持与捍卫,才能崛起与复兴,实现真正意义的繁荣与辉煌!
二致
~v~楚水
亲爱的从古老的梦里
幽幽盈盈来的么?
一蓑烟雨在渔父
隐于的江上
若隐若现盈盈幽幽
三闾大夫有点醉了
汩罗的冬天有点特别
船总停泊在白帝城外
而此时子规的声音
如雪白的纯粹
天地之悠悠
泪水之怆怆
如九歌的音符
断却翅膀
自沉于江底兮
山河茫茫
从古老的梦里来的么?
亲爱的一古蓑烟雨
如孤舟蓑笠的鱼翁
可是那久违的渔父
在这巍巍峨峨的雨里
在这幽幽盈盈的江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