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8月17日中午,热浪翻滚,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商山镇新雁村党总支副书记江胜华,正卷起裤腿,站在兰水河与灌溉渠的连接处,把水泵抽上来的河水引向农田。
江胜华站在水中调整水泵出水口。人民网张俊摄
一旁的村民胡宝英,也没落闲,手中的锄头向着水流的方向,忙着清渠给河水让道。
今年66岁的胡宝英,种了30多亩水稻田,眼下旱情吃紧,地势较高的稻田喝不上水,村两委和农技部门送来的抽水泵,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连日来的抽水灌溉,这一季收成就算保住了。”烈日下的胡宝英,头发被汗水浸透,但看到哗哗的水流从管子里喷涌而出,打心眼里有了底。
服役四十多年的老泵房在抗旱中继续发挥作用。人民网张俊摄
作为新安江重要支流,率水是当地的抗旱“主力”,为了保证受旱农田能及时“喝上水”,早在7月27日,已经“服役”了47年的新村电灌站也及时上岗。“近20天来,累计为周边多亩农田灌溉解渴,覆盖8个村民组。”江胜华说。
新雁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全村拥有水稻种植面积余亩,近一个多月来,当地降雨严重偏少,当家河间歇出现断流,对在田作物生长不利。“现在正是水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期,需水量大,迫在眉睫的就是农田灌溉。”江胜华说。
连日来,在新雁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除了充分利用传统的沟渠、机井、河道等水利设施加大灌溉面积外,部分也用上了“上新”的智慧农业灌溉系统。
陈家兴用水了智慧农业灌溉系统,手机扫码即可实现充电抽水。人民网张俊摄
在村口的另一块水稻田,村民陈家兴正顶着烈日,守在水渠旁。“水流进农田,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眼瞅着地下水从井里被抽上来,缓缓流进自家的稻田里,陈家兴紧锁了半个月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块田离河道远,只能通过抗旱井取水。和往年不同,今年手机轻松扫码,就能实现抽水灌溉。”陈家兴眼里的智慧灌溉,既方便又省电,充4块钱就能让农田喝上好一阵。
在休宁县鹤城乡,村民冒着酷暑为农田灌溉补水。盛红兵摄
8月3日,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在休宁县旱情较重的商山镇和齐云山镇试点启用。国网休宁县供电公司五城中心供电所所长吴鸿介绍,该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村民只要在手机上轻松扫码,即可为农田取水灌溉。
今年入梅以后,休宁县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减少40%,加上接连干旱高温,截至目前,全县水库蓄水量仅为原先的53%,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9.26万亩、成灾面积7.21万亩、绝收面积0.2万亩。
率水是当地抗旱的“主力”,通过电灌站被提到高处灌溉农田。人民网张俊摄
旱情发生后,休宁县累计投入水泵台,各类节水排灌机械台,并安排农业抗旱专项资金余万元,组织农技专家名,确保为庄稼引来“抗旱水”。目前,该县抗旱保苗面积9.36万亩,科学田间管理6.2万亩,补种改种0.04万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