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又是入秋叶未黄时节,再次登临齐云山,过缆车,上望仙台,觐张三丰故址,观真仙洞府摩崖石刻,访道家文化,穿一、二、三天门,漫步月华老街,遥望一柱插天香炉峰,停停走走看看,亲切如老朋友久别重逢。二度重游,站在满目青山怀抱里,心有所感:山川依旧颜,心头已沧桑。

齐云山古称白岳,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自明嘉靖以来始终位列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列,以悠久的道教文化、自然丹霞地貌、摩崖石刻人文遗迹、大地天然太极、山上月华天街、地上北斗六大特色著称,与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大地,相映生辉,传说是明嘉靖皇帝求子地,也被清乾隆皇帝誉之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香炉峰传奇一般的耸立在齐云山间,奇峰两侧是陡峭的峡谷,一行徽式民宅傍山而筑,一到日暮黄昏,炊烟袅袅,从山中升起。又逢梅雨绵绵,山中云雾漫涌,山间景色就兼有世俗人家的烟火气息和飘渺仙境的画面,煞是好看。

登高眺望山下,晨霭茫茫,山河秀丽,田野中隐约可见太极八卦图形。

传说中此处有上古灵乙道人驾云成仙,这里就成了历代道徒守望成仙的“望仙台”,明代礼部侍郎程敏政在此题诗: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

齐云山中的道教文化很有包容意味,这座置于山崖下的小小忠烈岩,就与道教无关,乃是明代为纪念唐越国公汪华所建,此外,还兼容各路神祗于一山,比如,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雨君洞供奉龙王等。

丹霞石壁上的寿字岩,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题,字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正好合周易卦数,暗喻阴阳和合之理。

洞天福地最值得留步的,就是头顶峭壁上的摩崖石刻。历朝历代的名人墨客留下的作品,据统计达处之多,李白、朱熹、唐寅、海瑞、戚继光、徐霞客、袁枚、郁达夫等历代雅士都留有佳句墨宝。

逐级拾阶而上穿过一、二、三天门。

月华天街,是比较少见的道士与山民杂居的老街,源于齐云山的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不忌酒肉。原来在这里修仙问道之途如此幸福快乐,不戒人伦世俗。难怪齐云山上月华街有中国道教第一村之称,其道教文化的实用性和乡土气息,可见一斑。

太素宫是齐云山的主要道观,原名佑圣真武祠,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此时太素宫里正在做水陆道场,信众盘坐大殿聆听。

这是齐云山,秋虽来但绿意还浓,且当值九月下旬,桂花盛放。山间徒步,郁郁葱葱,花香萦绕,鸟鸣声声。即使故地重游,仍未窥其全貌。

你若来,

定要代我纵览群山,看完我未看的景,走未走完的路。

黄启勇

网络ID:TIM生命过客

自由摄影师、旅行专栏作家,旅行家,旅游自媒体。

推荐阅读:安徽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征稿进行中,15万奖金等你拿!

编辑:大奥(转载、勘误、投稿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